在社工督导场景中,中级社工常陷入双重困境:既需传承经验又易陷入“经验霸权”,既要指导新手又需警惕“权力越界”。这种矛盾源于专业成长阶段的差异与角色定位的模糊性。耐光将从冲突本质、沟通策略、角色重构三个维度,构建中级社工的督导平衡术。
透视冲突本质——经验传递中的权力博弈
经验冲突的本质是专业话语权的争夺。中级社工的“经验优势”可能转化为“知识垄断”,例如用“我当年都是这么做的”否定新手创新,或以“项目风险”为由压制非常规尝试。权力边界模糊则表现为督导关系的异化,如将指导演变为考核,用“为你好”的名义过度干预个案决策。更需警惕“反向依赖”,新手因畏惧决策责任而主动放弃自主性,使督导沦为“责任转嫁”工具。这种失衡状态会扼杀新手的专业成长动能。
构建平等对话——从“经验输出”到“思维共创”
化解冲突需建立“苏格拉底式督导”模式,通过提问激发新手思考而非直接给答案。例如,当新手对流浪人员服务方案犹豫不决时,可提问:“服务对象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?现有资源能满足哪个层级的需求?”通过连续追问引导其自主构建解决方案。更需设计“经验解构工作坊”,将“个案管理技巧”拆解为“需求评估表使用规范”“资源链接话术库”等工具包,既保留经验价值,又为新手留出创新空间。在沟通中采用“三段式反馈法”:先肯定探索勇气,再指出风险点,最后提供备选方案,避免单向度批评。
重塑督导角色——划定“支持者”与“监管者”的边界
中级社工需明确双重角色定位:作为支持者,应建立“安全试错区”,如允许新手在模拟系统中演练高风险个案处置;作为监管者,则需制定“红线清单”,明确涉及伦理或法律风险的不可逾越项。更需引入“督导日志”机制,记录关键决策点的新手思考轨迹与督导建议,既作为成长档案,又作为权力约束工具。在涉及服务对象权益的重大决策时,采用“双签制度”,要求新手提交独立研判报告,督导仅提供补充意见,从制度层面保障自主性。
督导关系的理想状态,是经验传承与专业新生的共生。通过透视冲突本质、构建平等对话、重塑角色边界,中级社工能突破“经验霸权”与“权力越界”的陷阱,将督导过程转化为专业生命的共同成长仪式。当新手在支持中学会独立决策,而督导在放手中完成经验迭代时,社工行业的专业生态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。这种平衡艺术,既是中级社工的必修课,更是社会工作专业化的核心密码。关注耐光社工,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