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工如何应对服务对象突发危机?

耐光社工
2025-05-09

在社工服务中,突发危机事件是对专业能力与应变能力的双重考验。无论是情绪失控、自伤行为,还是家庭冲突、意外事件,社工需在短时间内稳定局面、降低风险,并启动长效干预机制。耐光将从危机评估、紧急介入、后续支持三个层面,解析社工应对突发危机的核心策略。

危机评估——快速识别风险等级

面对突发危机,社工需首先通过“观察-询问-联动”三步完成风险评估。观察服务对象情绪状态(如是否哭泣、肢体颤抖)、环境安全(如是否存在危险物品);询问直接需求(如“你现在最担心什么?”)及潜在支持系统(如“是否有亲友能协助?”);联动相关方(如民警、医护人员)确认风险范围。

评估中需区分危机类型:若服务对象出现自伤倾向,需立即启动“生命安全优先”协议,联系精神卫生机构;若是家庭矛盾激化,则需判断是否涉及法律风险(如家暴、儿童虐待),并依据《强制报告制度》采取行动。数据化工具(如危机评估量表)可辅助判断风险等级,但需结合情境灵活调整。

紧急介入——稳定局面与情绪疏导

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社工需通过“环境控制-情绪安抚-临时方案”三步介入。环境控制包括隔离危险物品、引导无关人员撤离;情绪安抚需运用“共情-倾听-正常化”技巧,如“你感到绝望是正常的,很多人遇到类似情况都会这样想”;临时方案则需提供即时支持(如联系紧急庇护所、申请临时救助金)。

针对特殊群体需采取差异化策略:对未成年人,优先联系监护人并确保其不在场时的安全陪伴;对精神障碍患者,需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药物干预,同时避免刺激性语言。介入过程中需全程记录(时间、行为、对话要点),为后续服务提供依据。

后续支持——长效干预与资源链接

危机平息后,社工需制定“短期-中期-长期”支持计划。短期聚焦情绪恢复(如每周两次心理疏导),中期解决根源问题(如链接就业资源缓解经济压力),长期构建社会支持网络(如组织家属培训、社区互助小组)。资源链接需精准匹配需求,如为家暴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热线、安全屋地址及心理咨询师名单。

此外,需建立危机复盘机制:与服务对象共同总结应对经验(如“下次遇到类似情况,你可以先联系谁?”),对高风险案例定期回访(如每月一次电话沟通),并推动政策倡导(如呼吁增设社区心理服务站点),从系统层面减少危机复发。

社工如何应对服务对象突发危机?


社工应对服务对象突发危机,需以专业评估为起点,以紧急介入为突破口,以长效支持为保障。通过“风险分级-即时响应-资源整合”的闭环流程,将危机转化为服务对象能力提升的契机。关注耐光社工,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哦~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